一流本科建设下的机械类优势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

研究与实践

教学成果报告

1.    引言

201810月,教育部高教司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即新时代高教40),意见中对人才培养目标及原则、思政育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协同育人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团队针对一流本科建设下的机械类优势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教学问题,在我校机械类专业中选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对标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打造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一流的专业为目标,专注于搭建一流本科教育的四梁八柱,着力于优势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初步构建了‘一体两翼’强基础、创新创业提能力、大庆精神塑品格、五育并举育新人的本科教育体系并形成特色。

在具体实践中,坚持OBE教育理念,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将大庆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了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培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大庆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几年培育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黑龙江省教学新秀1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相关改革成果连续六年在国内有关会议作典型发言或特邀报告,并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福州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采用或借鉴。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薄弱、政治教育亲和力不足、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2.解决教育教学内容滞后和安全、环保、法律、行业标准缺失问题。

3.解决师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不强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的问题。

4.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尚未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考核评价方法改进不足的问题。

3. 主要研究成果

1)大庆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突显大庆精神育人特色。弘扬大庆精神育人特色,坚持实施“主导教育、养成教育、感染教育、延伸教育、导向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创业意识、求真务实本领和奉献精神。创新贯穿教育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方法,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铁人”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人民楷模、改革先锋、新时期铁人王启民,邀请大庆新铁人李新民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传播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1 大庆精神育人体系示意图

2落实OBE教育理念,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新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为导向,以设计—制造—控制—维护为主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选修模块。过程装备专业坚持过程装备为专业“主体”、过程原理和过程控制为专业“两翼”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交叉融合,建立过程装备设计课程群,增设《过程装备技术探索》《化工安全工程》等课程,增加安全、环保、法律和行业标准等方面内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不断改造升级,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进新工科建设,着力构建“强机电、重石油、新智造”三位一体专业课程体系。

2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示意图

 

3)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发挥大庆石化公司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保证信息的及时性、方向的稳定性、方法的先进性,提升师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整合优秀科研资源,提升科教融合层次,激励科研团队优先接触企业项目,吸收学生进入科研项目,实现企业项目引领,建构起“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自主研学为手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学一体化的培养方法,多层级、多渠道引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增设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项目,采用导师制管理,鼓励学生利用现有平台自主申报大创项目和以互联网+大赛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创业竞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双创教育同步提高。

 

3 实践教学改革示意图

4)铸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将立德树人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强化理想教育信念,转变教师的育人理念。以学生发展作为教师教学发展的工作目标,开展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建立完善三级考核长效机制;引进高水平教师,以科研促教学,助力两性一度课程建设;重视实践经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参加工程培训、参与科技合作项目、进驻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有效提升专业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保障教学质量。多措并举,以学生能力达成为目标,用制度倒逼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4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示意图

4. 成果的创新点

1)在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过程中,通过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深化协同育人,努力构建一体两翼强基础、协同育人提能力、大庆精神塑品格、五育并举育新人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特色。其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成功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黑龙江省一流专业,并将充分利用本项目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冲击国家一流专业。

2)大庆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传承大庆精神育人特色,将大庆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形成贯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过程、四年不断线的大庆精神育人体系。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拼搏精神、敢闯会创的能力,培养具有大庆精神特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重构专业课程体系。OBE理念、新工科建设思想引入到专业建设中来,重构课程体系,尤其着力于课程内容的建设,解决专业课程内容滞后,安全、环保、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方面内容缺失的问题。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更新实践教学课程,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打造高端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依托实践基地与平台开展专创融合、产教融合实践,并结合高水平创新技术中心,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5)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立德树人教育,强化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完善三级考核长效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有效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和教育教学能力。

5.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逐渐形成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经过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以一体两翼强基础、协同育人提能力、大庆精神育品格、五育并举塑新人为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成功获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的反向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日趋完善,教育教学取得成果。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修订了两个专业2017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制定89门课程教学大纲;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近些年教研成果丰硕,获批省级精品课2门,校在线视频精品课1门,高教司新工科项目1项,省教改项目8项,省高教规划课题6项,发表教改论文35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自专业完成专家进校考核反应良好。

3)协同育人特色鲜明,实践创新成绩斐然。依托现有实践教学平台,本科生承担并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项;在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奖2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省部级奖5项。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专业建立了一支以省教学名师、教学科研骨干为核心、具有较高水平专业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其中教育部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重点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5人,黑龙江省省高等学校师德先进个人1名,博士生导师11人,具有国外学习经历者15人,5人具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12人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培训经历。

5)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初见成效。5年来该成果累计受益人数2538人,毕业生成绩斐然,就业率98%以上,106人免试推荐读研,15人出国留学深造;年均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中石油奖学金等20余人次,共计8名学生获得王涛奖学金的奖励。培养出了以大庆标杆1202钻井队队长李文亮,建国70周年国庆观礼台嘉宾、90后“油井医生”穆超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校友。

6成果被国内多所高校采用或借鉴。在机械类石油石化优势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得到推广,成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业内同行专家、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自2014年起,连续多次参加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校际交流会,并作大会特邀报告和典型发言。该成果提出的对标行业发展动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构课程体系,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创建实践平台,以大庆精神为引领构建课程思政等已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哈尔滨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采用或借鉴。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